说实话,每次看到那些停留在2005年审美的企业官网,我都忍不住想给老板们发个私信:您这网站是打算用来怀旧的吗?在这个扫码点餐都要讲究UI体验的时代,企业官网早就不是"有个页面就行"的摆设了。
记得去年帮朋友公司做网站诊断,打开他们官网的瞬间,Flash动画加载条居然还在转圈!我当时就笑场了——这玩意儿比我抽屉里的MP3播放器还古董。更绝的是"最新动态"栏目里,最新一篇新闻的日期是2017年。朋友还振振有词:"网站嘛,能展示公司信息不就行了?"这话说得,就像在说"手机嘛,能打电话不就行了?"
官网=企业的数字门面
现在客户第一次接触企业,十有八九是通过官网。这就好比相亲,对方先看的是你的朋友圈。要是朋友圈里全是模糊不清的自拍和十年前的非主流语录,你觉得能留下好印象吗?
我观察过上百家企业官网,发现个有趣现象:做得好的网站,转化率能差出10倍不止。有个做定制家具的客户,改版前每月官网询盘不到20个,我们把产品展示从静态图片改成360度全景展示后,询盘直接飙到200+。老板后来跟我说,有个客户就是冲着能在线"摸到"家具纹理的功能下的单。
三大致命伤要避开
说到常见的网站硬伤,我总结了个"三不"原则:
第一,加载速度不能忍。现在人耐心比金鱼还短,3秒打不开就关页面的大有人在。有次测试某企业站,首页加载要8秒——够我泡杯咖啡了。后来发现是他们把5MB的产品图直接往页面上堆。
第二,移动端不能看。现在用手机访问的比例早就过半了,但很多网站PC端看着人模人样,手机上一打开,按钮小得要用放大镜点。上周看到个餐饮网站,手机端预约按钮被挤到屏幕外,这不明摆着赶客吗?
第三,内容更新不能停。好多企业把官网当一次性工程,做完就扔那儿不管了。最夸张的见过"人才招聘"栏挂着三年前的岗位,下面还写着"急聘"。这种细节特别败好感,客户会觉得你公司要么快倒闭了,要么管理混乱。
这些功能真香警告
现在做网站可不能只满足于"五件套"(首页、关于我们、产品展示、新闻动态、联系方式)。我说几个客户反馈真香的功能:
在线客服系统现在都升级到智能机器人了,不仅能7×24小时应答,还能根据访问轨迹主动推送产品。有个做教育装备的客户装上后,夜间咨询量涨了40%——原来很多老师都是下班后才有空研究采购。
再说个狠的:AR实景展示。有个做建材的客户,让客户扫码就能看到瓷砖铺在家里的效果,结果样品索取量翻了三番。虽然前期投入不小,但老板说这钱花得值,因为"让客户提前看到效果,省了至少一半的沟通成本"。
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——多语言支持。别以为只有外贸企业需要,现在国内一线城市的外籍人士也不少。我认识个做高端家政的,加上英文界面后,居然接到了领事馆的订单。
改版避坑指南
说到网站改版,有几点血泪教训要分享:
千万别闭门造车。之前有客户非要坚持"高端黑"设计,结果用户测试时,50%的人找不到导航菜单。最后还是乖乖改回了常规布局。记住,网站是给用户用的,不是给老板欣赏的。
内容迁移要留足时间。看着简单的文章搬运,实际可能涉及格式调整、图片优化等琐碎工作。有次项目就因为客户没及时提供产品资料,硬生生拖了两周工期。
SEO优化要从长计议。改版后排名波动是正常的,但要是把原有URL结构全改了,那真是自找麻烦。见过最惨的案例,改版后流量直接腰斩,花了半年才恢复。
维护比建设更重要
网站上线只是开始,就像买车要保养一样。我建议客户至少要安排:
每月内容更新,哪怕只是换张banner图。搜索引擎就喜欢"活"的网站,长期不更新的站权重会慢慢下降。
季度数据分析。别看那些访问量、跳出率的数字枯燥,里面藏着金矿。有次帮客户分析发现,90%的手机用户都卡在注册第三步,原来是验证码总显示不全。
年度体检。技术迭代太快了,今年还流畅的功能,明年可能就拖后腿。就像现在谁还受得了需要装插件的网站?但你不检查就发现不了这些问题。
说到底,企业官网早就不只是"网络名片"了。它应该是24小时在线的销售、客服和品牌大使。下次你再打开自家官网时,不妨换位思考:如果我是客户,这个网站能说服我下单吗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或许该考虑升级你的"数字门面"了。毕竟,在这个看脸的时代,连官网都要拼颜值和内涵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