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这些年我见过太多"应付事儿"的企业网站了。要么是十年前的老古董风格,要么就是花里胡哨但找不到重点。每次点开这种网站,我都忍不住想:老板们真的觉得这样的网站能带来客户吗?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记得去年有个做外贸的朋友找我诉苦:"网站投了十几万,询盘量还不如在1688上挂个免费店铺。"我一看他的网站就明白了——首页轮播图足足有8张,产品分类像迷宫,联系方式藏在"关于我们"的二级菜单里。这种设计,客户能找得到你才怪!
常见的坑还真不少:
- 加载速度慢得让人想砸电脑(现在谁有耐心等5秒?)
- 移动端适配一塌糊涂(字小得要用放大镜看)
- 内容写得像政府工作报告("我司成立于...拥有...致力于..."这种套话)
好网站的三个"隐形标准"
其实啊,判断网站好坏有个特别简单的方法——把自己当成第一次来访的客户。试着用手机打开网站,30秒内能不能:
1. 搞清楚你是做什么的
2. 找到最想推的产品/服务
3. 轻松联系到你
我特别欣赏某个做工业设备的企业网站。首页就用动态演示直接展示设备运转效果,报价单下载按钮大得想看不见都难,右下角永远飘着在线客服窗口。简单粗暴,但转化率高出同行三倍不止。
内容才是王道
很多老板迷信"高科技感",花大价钱做3D展示、VR全景。但说实话,除非你是卖虚拟现实设备的,否则客户更关心:
- 你的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
- 和竞品比优势在哪
- 有没有真实案例佐证
有个做环保材料的客户就特别聪明。他们把每个成功案例都做成了"改造前后对比图集",配上客户采访视频,连测试数据都直接公示。这种内容,比空喊"行业领先"有说服力多了。
容易被忽视的细节
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几个反常识的发现:
- 网站不是越"满"越好(留白能让重点更突出)
- 企业新闻没必要日更(但产品更新必须及时)
- "关于我们"页面访问量意外地高(客户其实很在意你是谁)
上周帮人改版网站时发现个有趣现象:把"24小时客服"改成"工程师在线答疑"后,咨询量直接翻番。你看,专业感就体现在这种细微差别上。
持续运营才是关键
最可惜的是那种建完就扔在那里的网站。我认识个做智能家居的老板,每年花20万做百度竞价,却舍不得花2万更新网站内容。结果呢?跳出率高得吓人,转化率低得可怜。
建议至少每季度做一次小更新:
- 检查所有链接是否有效
- 更新成功案例
- 根据后台数据优化导航结构
- 测试不同版本的着陆页
最后的良心建议
如果你正准备做企业网站,记住这个顺序:先想清楚营销策略,再规划内容架构,最后才考虑视觉设计。千万别本末倒置!
对了,最近发现个很实用的方法——把网站给家里不熟悉业务的老人看看。如果他们能在3分钟内说清楚你是干什么的,这网站就算及格了。
说到底,企业网站不是艺术品,而是个24小时工作的销售员。它不需要多炫酷,但必须能准确传递价值,快速建立信任。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客户给你的时间可能比相亲对象还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