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现在要是没个像样的网站,就跟出门没带手机似的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我有个开甜品店的朋友,前两年还坚持"酒香不怕巷子深",结果去年突然火急火燎找我:"快帮我弄个网站!隔壁老王靠个破网页订单都接不过来了!"你看,这就是现实。
网站早不是技术活
很多人一听说"网站建设"就犯怵,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程序员对着黑屏敲代码的画面。其实吧,现在的建站工具简直不要太友好。拖拖拽拽就能搞定的可视化编辑器,跟玩拼图似的。我去年帮丈母娘的花店做网站,用个傻瓜平台两小时就搞定了——虽然她后来坚持要在首页放二十张不同角度的玫瑰花特写,这事儿咱们稍后再吐槽。
选择建站方式这事儿,就跟选交通工具一样。你要去隔壁小区,骑共享单车就够了;要是跨国出差,那肯定得坐飞机。常见的几种方案:
1. SaaS建站平台:适合小白,月付几十块,模板多到挑花眼。不过就像租房子,装修总归受限制。
2. 开源系统:自由度高了,但得自己维护服务器。相当于买了毛坯房,装修队得自己找。
3. 定制开发:钱到位什么都能实现,不过预算后面得多加个零。
内容才是王炸
我见过太多人把网站当电子版传单做,首页堆满"全球领先""极致体验"之类的车轱辘话。拜托,现在网友耐心比金鱼还短,7秒抓不住眼球就直接点叉。
有个做手工皮具的小伙子让我印象深刻。他的网站打开就是段15秒短视频:粗糙的手掌摩挲着皮革特写,背景音是裁皮刀划过表面的沙沙声。不用看文字,工艺质感直接往你脑子里钻。后来他跟我说,这个镜头其实是在自家阳台上用手机拍的,关键是要会讲故事。
内容编排讲究"三层递进":
- 首屏要像路边试吃小摊,让人立刻尝到甜头
- 中间内容得像正经菜单,把家底亮明白
- 底部得留个"今天特价"的钩子,促进行动
移动端千万别将就
上周在咖啡馆听见个姑娘对着手机骂街:"这破网站非得让我横屏!"你猜怎么着?她直接关了页面去对手家下单了。现在移动流量占比普遍超过70%,但很多老板还执着于电脑上的展示效果。
有个血泪教训:我帮客户做的第一个响应式网站,在安卓机上总有个按钮显示不全。当时觉得"反正大部分人用苹果",结果三个月后看数据,27%的安卓用户在这个页面流失了。现在我做移动端测试,恨不得把市面上所有型号的手机都摆一桌。
更新比漂亮更重要
见过太多"僵尸网站",最新动态停留在三年前,联系方式还是QQ号。这种网站不如没有——客户会觉得你早倒闭了。其实维护网站没那么难:
- 产品页面随季节换换主图
- 每月发两篇行业相关短资讯
- 逢年过节改个喜庆的banner
我自己的做法是设个季度闹钟,提醒自己检查网站。就跟给绿植浇水似的,定期打理才能常看常新。有个做民宿的客户更绝,他在网站后台开了个"今日特价"栏目,房态实时更新,网站直接变成第二前台。
省钱小妙招
刚创业那会儿,我也走过弯路。花大价钱买的商业图库,后来发现还不如自己拍的实物图有说服力。这里分享几个实用技巧:
1. 字体别用太冷门的,否则不同设备显示效果天差地别
2. 产品视频先用手机拍个粗剪版,测试市场反应再专业拍摄
3. 客服系统直接用现成插件,自己开发纯属找罪受
最逗的是有个客户,非要给网站加个"3D展厅"功能。结果开发完才发现,他们70%的客户都是五十岁以上的大叔,根本懒得玩全景互动。所以啊, fancy的功能不如实在的用户体验。
说到底,网站就是个24小时营业的虚拟门店。别指望它完美无缺,但至少要让人进得来、看得懂、联系得上。下次你再看到那些炫酷的网站时,不妨右键查看源代码——说不定简陋得令人发指,但人家就是把核心需求解决得明明白白。
(写完突然发现忘了吐槽丈母娘的玫瑰花特写...算了,老人家开心就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