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十年前我第一次帮朋友折腾企业网站时,那叫一个手忙脚乱。服务器选型像在菜市场挑土豆,前端代码写得比蜘蛛网还乱,最后成品活像个90年代的电子公告板。现在回头看,企业网站建设这事儿啊,真不是套个模板就能完事的。
一、你以为的建站VS实际要面对的
很多老板一开口就是:"做个官网嘛,能展示产品就行"。这话听着没毛病,但就像说"吃饭嘛,能吃饱就行"——那你可能永远尝不到佛跳墙的滋味。我见过太多企业把官网做成电子版宣传册,结果流量还不如楼下早餐摊的客流量。
去年有个做传统建材的客户,非要用首页轮播图塞满20张产品图。结果呢?打开速度慢得让人想砸电脑,跳出率直接飙到80%。后来我们把重点改成"3秒说清解决方案",转化率立刻翻倍。你看,用户要的不是你的产品全家福,而是"你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"。
二、那些年交过的"学费"
说到建站踩坑,我可太有发言权了。早期贪便宜用海外主机,结果客户访问时总在转圈圈,活像看PPT幻灯片。还有次被所谓"全能型建站系统"忽悠,等要加个在线预约功能时,对方报价比重新开发还贵。
最扎心的是有个餐饮客户,花大钱做了炫酷的3D菜单,结果发现外卖平台带来的订单是官网的50倍。这事儿给我的启示是:企业网站可以不是主战场,但必须是个合格的"接线员"。现在我都建议客户先想清楚:用户来官网到底要干啥?是查营业时间?下载资料?还是找售后入口?
三、移动端体验不是加分项是必答题
上个月帮我姑妈看她们老年大学的网站,在手机上点个报名按钮要放大三次才够得着。这种体验放在今天,简直是把客户往竞争对手怀里推。现在移动流量占比普遍超过70%,但很多企业官网还停留在"PC端做完再缩放"的原始阶段。
有个做定制家具的案例特别典型:他们在移动端加了"一键呼叫设计师"的悬浮按钮,转化率提高了37%。你看,用户举着手机时的心态和坐在电脑前完全不同——他们更没耐心,更需要"立即满足"。所以响应式设计早该是标配了,要是现在还拿"手机版另收费"说事,那真是把用户当冤大头。
四、内容运营才是持久战
见过太多企业把官网当新房装修——竣工那天就是结束。其实啊,网站上线才是马拉松的开始。有个客户三年没更新案例库,最新成功案例还写着"助力2018年某某项目",看得人直挠头。
我现在的建议是:与其堆砌海量内容,不如做好"最小可行性展示"。比如服务型企业可以每周更新1篇客户故事,制造型企业每月上传2个产品应用视频。有个做工业配件的客户,坚持在官网更新行业解决方案白皮书,半年后官网竟成了销售获客的主要渠道。
五、别被技术术语带跑偏
最近总有人问我:"要不要上Web3.0?""区块链官网是不是更安全?"听得我太阳穴直跳。技术永远是为业务服务的,就像你不会因为菜刀能剁骨头就买它来切西瓜对吧?
有个做农产品的客户非要加AR看产地功能,结果开发成本够他雇三个销售跑半年业务。后来改成每周直播采摘过程,既真实又省钱。所以建站前得先灵魂三问:我的客户真需要这个吗?投入产出比划算吗?后期维护跟得上吗?
说到底,企业网站建设就像开实体店的门面。你可以花大钱装成奢侈品专柜,也可以布置成温馨的社区小店,但千万别做成无人问津的仓库。毕竟在这个扫码比吃饭还勤快的年代,官网就是你递给客户的第一张数字名片——皱巴巴的名片,可能连被收下的机会都没有。
(写完突然想起还有个血泪教训:千万别让老板的审美决定网站配色!这事能单独写八千字吐槽...)